学期预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序言法。序言法是指通过认真阅读教材的序言,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重点、难点等内容的方法。
2.目录法。目录法是指通过阅读目录,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3.浏览教材法。浏览教材法是指在认真阅读序言、目录的基础上,粗读整本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概貌。
4.教材分析法。教材分析法是对整册教材进行归类和教材分析。例如,语文的教材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列生字表、列生词表、语法知识归类、列文学常识表、习题归类表、写出单元分析等。
预习要持之以恒,形成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根据课程安排、学科特点、自身情况,灵活安排预习时间。但怎样才能提高预习的效率呢?一些一线教师认为,提高预习效率必须要牢牢抓住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灵活安排预习时间、持之以恒,逐步提高和防止两个极端。
1.灵活安排预习时间。预习时间的安排,要在服从学习整体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根据每天的空余时间,决定预习的科目及每科的时间,要保障所选择的重点学科,课前预习一般在20分钟左右,时间多时预习可以充分点,钻研得深点。闲时可以多搞一点阶段预习和学期预习。闲时“向前学”是优等生的经验。
2.预习要持之以恒,逐步提高。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习成绩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在搞好预习的同时,也搞好其他学习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另外,预习的质量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预习不能浅尝辄止,持之以恒方能奏效。
3.预习中要防止两个极端。预习中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预习过粗,流于形式,达不到预习应有的目的。二是预习过细,以至于上课没有什么可听的,甚至打乱了整体计划,影响了其他学科。虽然有收效,但时间利用得不经济,效果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