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从低年级升到四至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动立即变得十分复杂起来:原来是一个教师,现在出现了几个新的教师。每个教师有自己的讲解方法、提问方式,他们在开始时对学生并不了解,对学生的要求和态度常常也不一样。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于他们和低年级教师的关系,一般来说,变得比较表面化,个人接触也少。
最初的几个月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轻松的。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和整个班集体以及单独和每个学生之间开始建立新的相互关系。这一时期对学生之所以困难,还因为许多人以前养成的习惯、课堂活动方式都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要适应各科教师各种新的要求,对整个班级,尤其是对那些在学习活动中有着明显或不明显缺陷的学生,一般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正是在这个时期,由于新教师还不了解学生及其特点,因而常常发生困难。他可能用一种不习惯的方式来对待某些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活动提出的要求比低年级教师高,甚至提出完全不同的要求。那些不习惯的意见和评价会使学生迷惑不解,感到不公正,甚至产生不满。学生常常用各种方式表示反抗,这对师生关系和老师所教科目的态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和家里的学习活动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每个新教师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突然出现许多不同的教师时,学生就要对他们进行比较和评论。孩子们很注意教师的个性特点,课上得怎样,有趣还是不十分有趣,也注意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严厉、公正还是吹毛求疵。每一个教师都好像把自己摆在同其他教师相比较的地位。在这种比较的基础上区分出共同的和不同的特点——既有优点,也有孩子们不喜欢的特点。一些教师授课水平高,会使学生对另一些教师持批判的态度,由此出现了对不同教师的不同态度,把教师分为自己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五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学生如何看待教师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他们都把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他对学生的态度放在第一位。五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学生的区别在于:五年级学生非常重视当班主任教师的优点,如努力并善于把少先队活动和课外活动搞得有趣,处理好班内的关系和男女孩之间的友谊;而八年级学生则更重视教师作为科任老师的品质。
少年学生认为教师的重要品质是:尊重人格,公平正直,信任人,竭力帮助人,善于理解人。在教师身上少年最不喜欢的是:突出个别的学生,训斥、打断学生说话,不把话听完,总想惩罚学生的每一过失。总的说来,学生们敬重知识丰富和严厉、公正、心地善良和有分寸的教师,这些教师讲课明白易懂,而且有趣味,课堂上的教学进度掌握恰当,能吸引全体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处。五年级学生喜欢那些舍得花时间讲解难点,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明白的教师。七八年级学生特别崇拜老师知识丰富、业务熟练,又能激发同学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还喜欢这样的老师,他们“不浪费”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努力去掌握比教材更多的东西。学生不喜欢那些反对同学独立思考、低估学生力量和才能的教师。
孩子们对教师是否按照平等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孩子这一点十分敏感。的确,对教师来说,他们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他的学生。根据这一点孩子们要求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突出任何人,打分公平,既不拔高也不压低。教师偏爱某个学生,经常强调他的成绩和优点常常会使同班同学对他这种“宠儿”产生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