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成教育网
 
首页 家庭教育 教学心得 学习心得 中、高考指导 青春期教育
试题资源 家教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心得 > 学习方法 > 那才是男子汉

那才是男子汉
2015-03-21  来自:柏成教育网
文章不错分享给朋友:
0

  少年发育成熟的另外一个趋向是男孩子对“真正的男子汉”的品质形成了完全固定的概念。他们在自己的行为中尽力以这男子汉的标准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男孩子认为哪些品质是“真正的男子汉”的呢?一方面是指有力气、有毅力、勇敢、吃苦耐劳,另一方面是指忠于友谊和同志。研究成果表明,男孩子对同志式的友谊和勇敢的品质比其他所有的品质都看得更重。

    数十年来,几代少年对TM.里德、大仲马、FJ.库珀以及J.凡尔纳的经典作品的兴趣经久不衰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的少年非常欢迎描写十月革命英雄、国内战争及卫国战争中英雄的作品也不是偶然的。还有,他们喜欢看英雄和侦探内容的电影也不是偶然的。在这些作品的主人公身上一般都体现了全部或大部“真正男子汉”的品质。这些主人公令人钦佩,成为少年仿效和自我教育的榜样。

    如果自己的父亲、哥哥、亲近的人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少年就会感到骄傲。他努力学习他们的样子,很高兴向伙伴们介绍他们的情况。那些力气出众、勇敢、灵活,体育方面有成绩的同龄人也能成为少年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孩子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我们已经谈到,吸引少年的“真正男子汉”的品质有两类。其中一类我们假定称之为“自身的优点”,另一类称之为“共同的优点”。开始时对年龄较小的少年具有吸引力的主要是“自身的优点”,像有力气、勇敢、有意志力等。男孩子表现出十分关心自己的身高、体重、肌肉发达的程度、体力、耐力、忍受疼痛的能力。在第一章的几节中我们已经谈到,少年对自己体格的发育程度非常敏感,总想促进它的发育。许多孩子幻想“用铁浇铸肌肉”,希望有粗壮的体格。他们往往不喜欢自己的体形,有的人不满意自己像根“麻秆”,又瘦又长,也有的人抱怨自己长得不好,还有的人担心自己“储存了过多的脂肪”。

    少年们对力气的大小评价极高。大力士受到特殊的尊敬。常常在一个年级或一个班里所有男孩都懂得按照力气的大小来排顺序。从“力气最大”的排到“力气最小”的。当然,谁也不愿意让人看成是力气最小的人。男孩子喜欢角斗,比力气的大小,而且一般要当着别人的面比试。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为了检查自己的力气,第二是为了在从强者到弱者的队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就是想找机会在同伴面前显示自己的力量。相互较量力气的大小决不是不友好的表示,就连相互关系很好的少年也关心这种较量。我们已经提到,孩子们有其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招呼伙伴进行友好赛。他们说:“咱们来较量较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说法又有了变化,很有可能我们的读者又听到别的说法了。有些孩子特别爱打架,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想证明自己的力气比某个人大。因此,孩子们出于上述动机而参加的冲突绝不是真正含义上的打架。有些电影孩子们一连看上好多遍,正像一个六年级学生所说的是专门为了研究“使用不同的器械进行白刃战的方法”。例如,当时影片《巴黎的秘密》就成了一种“直观教具”。一种特殊的艺术把男孩子吸引住了。他们说:“这不是巴黎的秘密,而是打架的秘密!嘿!打得真棒,简直绝了!”

    在七、八年级里很突出的是有一小部分男孩,他们的面孔和举止比别的男孩保留着更多的稚气。他们还处于年龄较小的少年所特有的相互想要弄清对方力气的阶段。他们不会向有力气的孩子寻衅,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对他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们只是想弄清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些比较成熟的同龄人对待这种现象是理解的和宽容的。他们认为,“这些小孩都还没有脱离打架的年龄。”

    虽然少年们很看重体力,但是,他们喜欢那些不夸耀自己的力量,不滥用武力,不经常强调自己公认的优势,不“动不动就挥舞拳头”的伙伴。想竭力在弱小者身上显示自己的力量.无缘无故地欺侮他们,这样的行为,总的来说是要受到少年们的谴责的。相反,愿意帮助同学,为他说话,保护他,这些品质都得到很高的评价。孩子们还高度评价沉着冷静、善于控制自己、能够忍受疼痛、不表露自己疼痛等品质。在生活中有时会使人忍不住要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却没有哭,忍住了眼泪,总之,表现得像个男子汉,而不像个“小孩子那样软弱,那样爱哭”。

    胆小鬼的表现是一定会受到谴责的。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男孩子可能采取一些冒险和拼命的行动。我们回忆起在电影《我的朋友柯利卡》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小男孩从许多装满货物的汽车前面跑着穿过马路。这里艺术并没有违反生活的真实。孩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统计资料可以证明,大部分不幸事故的发生不是由于少年不留心,而是由于他们故意将自己置身于冒险的境地,同时就是要伙伴们都能看得见。

    此外,还有些少年也是从上述的动机出发,他们干的不是肉体上的冒险行为,而是社会性的和精神上的冒险行为(如果可以这样表达的话)。他们集体违法有时只是为了让同伴们不把他们当成是“弱者”。少年违法的原因当然不限于此,关于这些原因我们还要专门论述。这里我们只想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上述这个原因还是起重要作用的。比如说,少年可能对弱小的“外乡人”表现很厉害,不公道,虽然他自己不想这样做。他“为了团伙”可以今天胡闹,明天搞恶作剧,但很可能与另一些人在一起时他就不这样做。此外,他内心谴责自己和同伴们,可是又下不了决心公开表示反对。当然,这可以说明,这样的少年在道德思想上还不够成熟,说明他的思想立场还不足以随时随地反对邪恶的东西。假如他不过分地注意他的“男子汉的声誉”,他大概也不会在对社会危害的行为中表现得如此“不成熟”。注意名声的好坏,这是男孩的特点之一。一般,老练的违法者(成年的和未成年的)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使少年成了他们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为了赢得伙伴们的尊敬,少年往往爱夸大自己的优点,添枝加叶地渲染自己参加了某些“危险的活动”,对此他们并不感到难为情。他很想做出英勇行为,哪怕是在想像中也好(别人也把他说的都当真)。在年龄较小的少年孩子中这种吹牛的幻想家不算少。可能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编造出一大段经历来。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把自己嘴唇上的一道小小的伤痕指给伙伴们看,他骄傲地说:“在搏斗中刀把我的嘴唇砍伤了!”于是详详细细、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自己仗义勇为的“经历”。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是事实上还是想像中,少年总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勇敢、胆大、刚毅的人,能够得到这方面的高度评价他就非常高兴。

    我们发现,不仅少年,而且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非常希望具备这些品质。的确如此,不过,年龄较小的孩子仅仅在游戏中表现出这种愿望,比如说,希望成为一个勇敢的,能够战胜危险的人。像扮演侦察员、宇航员这类的游戏就属于英雄主题的。到了少年期,通过游戏来体现勇敢精神的“儿童式”的方法逐渐消失了,而代之以“成年式”的方法——自我教育。

    “儿童式”方法与“成年式”方法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并存,不过少年的游戏本身在变化,他们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玩法也不同。如果说低年级学生只是把自己想像成某个英雄角色;模仿英雄特有的一些品质就足够了的话,那么11-12岁的少年却想最大限度地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自己所承担角色的行为了。他们的游戏大多数是表现不怕危险,克服困难的。每个参加游戏的人都努力真实地表现出勇敢、灵活、沉着、机智,好像要和别人进行比赛似的。少年在游戏中所担任的角色以及游戏的情节本身,都可成为孩子们向别人表现自己品质的手段。游戏只是孩子们比赛某种品质(如灵活性、力气大小、勇敢)的外部条件。这种两个人或更多的人进行的具有比赛性质的游戏可能继续数小时、一整天或者好几天,可以在家里进行,也可以在大街上、在学校里进行。游戏的情节一般取自正在风行的侦探故事。这就给孩子们开展比谁力气大,比谁更灵活的竞赛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许多少年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总要想方设法寻找或者自己制造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以表现勇敢、力气和灵活性。孩子们经常爬高、攀登,在高处行走,从高处往下跳,爬越或跳越障碍,一直朝着预定目标穿越障碍而过,等等。伙伴的不信任(例如说:“差劲!”)会立刻激发他以行动来反驳这种不信任。

    有时候家长爱抱怨一些影片的特技镜头“宣传”了危险的娱乐。我们的读者中可能就有人在当时因模仿人猿泰山而受到指责,而当时以人猿泰山为主人公的电影也被指责为唆使少年儿童用绳子当蔓藤把自己的身子吊起来的罪魁。而今天各位读者的孩子可能又在模仿别的什么主人公,模仿一些别的什么动作了,可能是从屋顶上往下跳,也可能是“爬墙”。我们就不往下讲了。总之,问题不在于影片,对少年孩子说来影片中的故事不过是一种辅助材料罢了,不用这个办法,就用那个办法,他总是要显示自己无所畏惧的勇敢精神的。

    我们说这些,当然不是说不需要灵活而又适当地同他们谈谈什么是勇敢精神,什么是冒险主义;什么样的勇敢是为了表现自己,什么样的勇敢是为了事业;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行为,什么是虚假的英雄行为……不过我们知道,行动的准备程度(其中包括冒险行动的准备程度)是男人性格的重要特征。男孩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培养自己的准备程度。

    多数男孩子从五、六年级起就开始通过专门训练来增强自己的力气、勇敢精神和毅力。开始,少年的这种想克服缺点,获得新的品质的愿望表现为试图“克制自己”。如果他们有件什么事不想干,就制定出一个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过分严格的作息制度。执行给自己规定的硬任务,这本身就会带来乐趣,何况这样做还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克制自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和自己的胆小和恐惧心理作斗争。正因为如此,少年才热衷于用各种方法考验自己的力量、意志力和勇敢精神。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经常“进行训练”来增强这些品质,而这些练习对健康和生命有时是不无危险的。

    少年为了培养各种刚毅的品质而采取的办法是极其多样的,这些方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有这么一个少年,他上五年级时曾爬过屋顶。他为什么这样做呢?第一,“爬得很高,爬到了屋顶”,这已经算是勇敢精神了;第二,  “爬这么高很可怕,可我还是要爬”,这就是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三,“不让爬屋顶,我还是爬了”,这是有坚定的精神。到六年级的时候,他的做法改变了,变聪明了。他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像“苏沃洛夫”一样,在光床板上睡了两个月,只有一条床单和一条被子。他说,“妈妈偷偷地给我铺上了羽绒褥子,我把它拿掉了。如果我觉得冷,我可以裹上被子。”为了培养勇敢精神,他和怕黑夜的心理作斗争,勇敢地从家里走到漆黑的走廊上,虽然“心里哆嗦”。为了锻炼和培养意志力,他强迫自己每天进行锻炼并用冷水淋浴(五年级时还没这么做)。为了增加力气,他弄到了哑铃。到七年级时这个少年想和他的朋友一起参加拳击组的活动,因为年龄小没有被吸收。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搞到一本关于拳击的书,自己研究起拳击法,并且按书上说的在沙坑里练习。八年级时他们被吸收参加了拳击组,他们被训练了整整一年……

    年龄小些的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有时是很奇特的。比如一个孩子戴着防毒面罩潜入澡盆的水里,在里面一蹲就是很长时间。孩子是善于动脑筋的。每个人都充分利用他现在所能支配的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们对于体育这种自我教育的手段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他们想通过体育活动来发展自己希望具备的品质,这种愿望越来越明显了。孩子们参加各种体育组织,希望达到锻炼标准。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参加活动,而且要取得胜利,要取得高水平的成绩。拳击和各种角斗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很有吸引力,当然,其他体育项目,像足球、冰球、游泳、篮球、排球、田径运动也有很多坚定的拥护者。体育活动以及开展的各种训练常常是少年们交往的重要基础。他们互相帮助,讨论成绩和缺点,商量计划,共同实现这些计划。

    少年期的开始阶段,孩子们往往很难完成他们自己打算做的事情。最初阶段必然遇到一些挫折,这会使少年的热情变冷,使他们对能否克服自身的缺点,能否培养出所需要的品质,缺乏信心。这时年龄较小的少年尤其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您要特别注意帮助他完成那些需要一定努力,但又是能够完成的具体任务。帮助他找到正确完成任务的方法。不要让他的热情冷下去,要肯定他的收获和成绩。重要的是自我教育的愿望不要时断时续,而要持久。有的七、八年级的少年已独立地过渡到这种较高水平的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已经是经过考虑的、每天要做的、日益复杂的事情。

    在少年期,多数男孩子总是从是否具有刚毅精神来评价成年人、伙伴和自己。仿效勇敢精神,仿效勇敢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志趣和爱好只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但是如果对一个少年(或一群少年)的道德教育不足,他可能脱离社会道德的方向而单纯地崇拜力量、意志力和勇敢精神。因此,在教育男孩子时要注意使他们建立起对于勇敢品质及其道德内容的正确概念。

    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这一章里我们只谈到了男孩子,但是应该指出,现在许多女孩子也希望具有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男子所特有的品质,如意志力、勇敢、坚定、沉着。她们也像男孩子一样正是在这方面进行自我教育。而所谓的女性品质,可以说其中许多内容对现代的少女已不那么有吸引力了,这是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中的地位已经改变的直接结果(例如同六七十年前比较)。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说来,对妇女个性的要求,对妇女举止风度的要求都已经改变了。她自己希望具有某些品质的愿望也改变了。当然,如果我们的女儿还和她的曾祖母的举止一模一样,那是很不正常的。但是,如果姑娘和小女孩完全失去一个未来妇女应具有的某些重要的举止特征也同样是很不正常的。关于这点我们将在“培养关心家庭的人”一节中详细谈到。
0
分享到:
0
相关文章
怎样选择能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参考书?
学好物理的几大法宝是什么?
小学生要了解哪些健康知识?
孩子,你知道消极情绪的危害吗?
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失望的事
预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词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收藏本站
 
柏成教育网 柏成教育网投诉与建议信箱:bcjy123@yeah.net
copyright 2007- 2015 bcjy123.com,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0204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