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检查就像身体健康检查一样,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测查有没有毛病,毛病到什么程度。例如身体健康检查用血压计测血压,可测查一个人是否有高血压毛病,如果有高血压还可以根据血压高低大体判断他的高血压病是轻度还是中度或重度,即高血压I期、高血压Ⅱ期、高血压Ⅲ期。
心理健康检查一般是用心理学家编制的经过标准化的心理量表作为工具进行测查。它是用数量化来表示心理健康,如果有问题例如抑郁心情,根据所测的数据来初步推测是轻度抑郁心情、中度抑郁心情或是重度抑郁心情。
使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同一人或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我们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心理健康检测量表SLC-90症状评定量表与我编制并经过标准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同一班级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我编制的表的检出率比SLC-90症状评定量表的检出率高。
我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在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因此针对性强、敏感性高。如果用这个量表去测成年人,针对性就差、敏感性就低。而SLC-90症状量表是外国心理学家根据外国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编制而成的,用它来测量中国人,测量中国的中学生,针对性就差一些,敏感性就偏低一些。但它毕竟还是目前测试中国人心理健康的一个较好的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的敏感性高低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就像对身体疾病检测一样,用CT检查比用B超检查的检出率要高些一样。我以上的话的意思是,心理健康检查要说明是用什么心理健康工具测试的。用敏感度低的心理健康测试工具可能测不出毛病来,用比较敏感的心理健康测试工具可能就会把毛病测试出来了。
为了使大家了解心理健康测试报告,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的内容予以说明。共10个项目:强迫症状(不能自控的想法和行为,并为此烦恼)、偏执(多疑、不信任别人)、敌对(易怒、不友好)、人际关系敏感(人际交往中紧张、不自然)、抑郁(心情不佳、情绪低落)、焦虑(担心、焦急)、学习压力感(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适应不良(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情绪波动性(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性(不服气、忌妒等)。 每项的分数1~1.99为正常,2~2.99为轻度有问题,3~3.99为中度有问题,4~4.99为重度有问题。除了10个指标之外还有一个总均分。总均分指的是10个指标的得分加在一起,然后被10除,表示总的心理健康水平或心理健康问题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