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解题完毕可以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1)在寻找解题方法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产生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过程中哪一点对自己启发最大?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什么?
(3)与过去做过的习题相比,这道题可归入哪一类?解此类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4)解题用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方法吗?新方法的特点是什么?该方法对自己有何启发?
(5)题目的本质不变,形式改变怎样?
(6)题目中有哪些隐含条件?该怎样找出它们?
(7)把此题分割成几道小题怎样?
(8)把题目推广到一般结论或缩小至特殊结论如何?
(9)把几道同类型或不同类型题综合起来怎样?
(10)把已知和求解反过来怎样?
(11)附加上某些限制条件或已知条件怎样?
(12)添加要素后怎么样?
通过这种方法,记忆加深了,抽象的变得具体了,考试时自然得心应手了。
在解题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之所以犯这些错误,有的是由于粗心大意;有的是由于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原理记忆有误,或运算技能不强等。这些毛病如果不纠正的话,在考试中难免还要再犯。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在做题时出现的错误找到自己的缺陷,吸取教训,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就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有的学生总是把做题当成一种“开卷考试”,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处或大或小的错误,细心找出原因,引以为戒,从中学到不少宝贵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