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都在十岁左右,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三四年级孩子已经开始主动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被妈妈催促着学习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缺乏社会交往经验,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对三四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
第一,三四年级的孩子倾向于学习间接经验
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方法,基本上都是依靠别人已经总结好的经验、理论、结论。虽然有了些主动性,但还需要妈妈的指导。
第二,由原来对很多事情不闻不问,到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比如有些孩子就非常喜欢语文课,平时也爱看新闻、小说等东西,而有些孩子对数学等抽象思维的学科非常感兴趣。
第三,十岁左右的孩子的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心理变化也很明显
三四年级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较于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认识问题更深刻,但同时也更困难。妈妈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这种思维能力,包括比较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等。妈妈要及时了解三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妈妈的成功经验:
女儿从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不知为什么,变得情绪暴躁,一向安静的她学习的时候经常开小差,我还以为女儿有什么心事,打听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一次在书店里看心理学的书籍我才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变化大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孩子在三四年级时也有“更年期”啊。因为了解了孩子的这个心理变化的特点,我便适时改变教育方式,比如更尊重孩子,凡事都和孩子商量,在交友上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意见等。我的教育做到位了,发现女儿真的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了。
从上例可以看出,妈妈了解和掌握了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就得心应手了。有的妈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候觉得孩子很不听话。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受欢迎的,他们和妈妈一样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如果妈妈随意评价孩子,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对三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妈妈最好不要随意下判断,说话要有事实根据,这样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有必要强调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他们对以后的生活有了期望和理想,梦想大多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形成,属于比较敏感的年龄段,容易被暗示,妈妈的评价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情绪。
一位家长抱怨说:“最近我女儿老爱说谎,有很多时候明明是她在说谎,可她还死不承认,有这样不好的习惯,将来该怎么办?我现在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每次知道她说谎我都会处罚她,可一点效果都没有。”
这位妈妈的情况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几乎所有妈妈都认为孩子说谎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个坏习惯,妈妈调动自身所有的聪明才智,身体力行,设法使自己的孩子远离这种恶习——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往他的脑子里灌输《狼来了》-类的故事,努力地教育孩子要实话实说、坦诚做人。然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很多妈妈都有被孩子的谎言欺骗的经历,这让对孩子充满希望的妈妈遭受了当头一棒。而且发现:孩子越大,说谎的本领越强。对此,有些妈妈常常对孩子加以呵斥,有时候还会体罚孩子。
实际上训斥和体罚并不能让孩子不说谎。每个人都有说谎的时候,可以说每个孩子必然都会经历说谎这个阶段。当发现孩子说谎时,妈妈一定要知道,说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犯的一种错误,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一个新的心理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是非,开始形成是非价值观,之所以用说谎来逃避责任是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喜欢的是好孩子,而自己的行为是坏的,坏孩子是妈妈不喜欢的。
这就是孩子的思维过程。因为孩子这种心理的特殊性,所以妈妈既不能指责、处罚说谎的孩子,也不能放任孩子。一位妈妈曾说过这样一件事:
我儿子特爱在墙上作画,对此我和他爸爸警告过他好多次,但仍然没有效果。那天姐姐带着她家的女儿来我家玩。趁着我们聊天的工夫,儿子领着表妹病痛快快地发挥了一次,将主卧室内没被家具挡住的白墙涂抹得色彩斑斓。当我质问他时,儿子矢口否认,说那全是表妹干的……对于儿子的这一行为,我们当时严重警告儿子,假如再出现这种情况,“后果会很严重”。我们的教育暂时起到了作用,但没多久儿子又故伎重演,又开始说谎了。这让我意识到简单的批评是起不到效果的一——只有让孩子认识到说谎的坏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一天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我说,跟妈妈出去走走吧!儿子问,去哪里?我说到公园里转转吧!然后和儿子慢慢往公园走。我们聊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最后,我对儿子说,妈妈知道进入四年级以后,学习难度增大了,你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其实,若能告诉妈妈的话,如果你的意见是对的,妈妈一定会支持你的。假如你讲假话,对你又有多大益处呢?你见妈妈打过你吗?批评过你吗?此外,平时我和他爸爸也严格要求自己不说谎,都是坦诚相待,犯错的时候我们都会勇敢地承认并做自我检讨。在我们的影响下,孩子爱说谎的缺点终于慢慢纠正了过来。
这位妈妈的聪明之处是在孩子说谎时,她改变了以前警告的措施,而是采用柔性的方法,宽容、理解、支持,得以让孩子改正了这个坏习惯。因为有了如此宽容的心态,才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说谎是不好的。相反,如果过于严厉的话,至多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往后说谎也只会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高明。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孩子不断升级的说谎行为,作为妈妈也要经常反思自己。自己如果也经常在不经意间言行不一,这实际上是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说谎是很自然的事情。于是,在自认为需要的时候,孩子也开始效仿大人的做法。三四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了独立意识,但他还是很难分清哪些话可以直说,哪些话需要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因为妈妈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纯粹真实的氛围,所以要求他们绝对不说谎是很难的。因此,妈妈要以身作则,不要说谎话。面对说谎的孩子,妈妈应以平静、理智的心态加以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孩子说谎,可能是无意识的。对此,妈妈不宜生气,更不能打骂孩子,应克制怒气,分析一下错误的性质,如果孩子是出自好奇心、顽皮、不当心而无意做了错事,切忌粗暴体罚,而应该耐心指导教育。让孩子知道说谎是不好的行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再说谎。如果自己说谎了.就要立即承认错误。
相信这位妈妈的担心绝不是个案,而是发生在许多家庭的一幕情景剧。“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牢牢套住了孩子的命运。家长们认为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于是孩子玩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每天的事就只有学习。试想一下,如此单调的生活,孩子怎么可能会燃起学习的动力?不是主动自觉的学习,学习效果怎么可能好?成绩怎么能够提高?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这样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一次为荣辱而伤心的经历。”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意味着孩子会永远失败。因此明智的妈妈会懂得向前看,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分数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